浅谈企业产品设计
糟 糕的设 计是 如何 产 生的?
为 了避免重 蹈那 些失 败的旧系 统的 覆 辙(更 多时 候是没 有被 用户 认识 到),我 们在开 始设计之 前仔细 研究了 那些 遗留 系统。团队成 员像 马后炮一 样,把旧 系统 设计 中的一 堆 问题一 一列举 出 来,兴奋地 提出 自己 的改进 建议 。但 是,好 像没 人 问那些 错误 的设计 是 怎 么产 生的, 怎 么避 免?
用户无 法给 出 一个正 确 的 设计:在 很多 系 统中,看似不 合逻辑 的功能 都是最 终用 户直 接提 出 来的。用户 倾向 于根据 手中的 具体工 作给 出自己正 确的 功能 设计 建议,但 大多数 情 况下,那些 建议 容易 有局限 性。虽然 可以满足 当时 特定业 务场景 的 需求,但也 带来了 对系 统完 整性、一致 性和 可扩 展性 的 冲击。随 着时 间的 推移,这 些不良 设计的 影 响会逐 渐放 大,最 终 侵蚀 整个 系统。由 于我们 的 设计师 大多缺乏 相关的 行业背 景知 识,在 确认 设计 方案 时往 往处 于弱 势 地位。一旦他 们遇到 强用 户,只能 听从他 们的意 见。所 以 ,为了 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尝试改变与用户的沟通策略,通过一些需求研讨会来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而不是直接要求他们给出设计建议。你甚至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观察用户的工作,从中了解用户工作的真正痛点,以及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很多时候,虽然我们在不断强调设计的功能性,但往往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设计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糟糕的设计来自于所谓的经验和粗心大意:虽然有些系统一眼就能看出是经过设计的(比如使用统一的样式、颜色、排版等。),为什么用户还是觉得系统没那么好用?事实上,大多数设计师只是依靠经验来处理一个又一个分配给他们的设计任务,而没有真正用心去思考设计。大多 数企业产品开发团队只会调配极少数的设计师,他们每天需要完成一堆设计任务。为了按时交货,他们不得不选择那些不容易出错的设计,而没有进一步思考这样的设计是否已经是最好的了?很多开发团队还是把设 计师当成辅助角色,这必然导致系统设计水平的低下,因为真正好的设计,只有经过足够的试错时间,淘汰那些不好的设计,才能得到。只有鼓励设计师 打破 那些建立 在原有知 识和经验 上的 东西,才能 得到真正 优秀的 设计。作为团 队的 负责人,也 要给设 计师更多的 时间和主 导权 去创作。所以 设计师和开 发者的比 例要 相应提 高,1:8甚至 1:6。只有 这样,才 能真正 从设计 中获 益。
冷系统:看 看 我们每 天使用 的内部系统。你是不是 也觉得他们只是无 聊冰冷的工具?可能大 部分系 统都是 这样,所以你习 惯了,甚至 觉得企业 产品就应 该这样。但近 年来情况 发生 了变化。随着云计 算的普及和更 多优秀SAAS平台的出现,这种情 况正在改变。比如我所在公司使用的Salesforce、Concur等系统 都经过了重新设计,变得更加易用,更加人性化。虽然它们仍然用于满足特定的工 作要求,但这 些系统已经从 简单的工 具变成了 工作中的好助 手和伙伴。这些优秀的系统正在从单一的信息化(数字化)向智能化、情感化转变。今天,当我们要创造一个全新的系统时,我们不应该停留在原有的产品设计思维上。除了提供这些业务功能,您的系统还应该为您的用户提供舒适愉快的产品体验。
好的设计需要把用户放回背景中。
设计师经常谈论设计原则、用户体验、情感设计等设计流行语,并不时强调设计的功能性。这些设计思路和理念本来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它们是从设计师的角度提出来的。在我看来,那些被证明是优秀的设计,其实并不深刻。他们总是以最好的方式让用户回到他们真实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中。
用户在上下文中工作。
天猫、JD.COM等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很好地满足我们的购物需求。这些平台除了提供商品展示、购物车、结算等核心功能外,还可以看到与商家聊天、商品推荐等许多附加功能,基于VR等新技术的试衣功能也将很快出现。这些功能都能把用户带回真实的购物场景。
对于同样的企业级产品,想象一下在你建立这个系统之前,用户是怎么工作的。他们会用Excel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处理数据,然后制作各种报表等。那么,你的系统是不是只是一个替代Excel的工具,让用户可以在系统中记录,而不是在Excel中记录?以前很多系统都是这样设计的,但是今天,你应该更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用户不仅仅是在使用Excel记录数据,他们还会参考许多其他辅助信息,并根据一些规则对数据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和不同的人交流。这些都是用户工作情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你设计的系统也能很好的满足这些需求的时候,一定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关注用户环境
在为企业用户构建系统时,要特别注意用户的工作上下文,这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效率。例如,当我们设计一个保险核心系统时,系统用户,即保险公司的员工,创建保险单的过程就是系统的核心上下文。在此过程中,用户可能需要参考其他辅助信息如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信息、相关理赔记录、保险产品信息等。我见过很多系统,虽然都相应的提供了这些辅助信息查询功能,但是使用起来往往会迫使用户离开当前的上下文,当他们完成查询后,会发现很难回到原来的上下文。由于企业用户会频繁使用系统的这些核心功能,上下文的中断会影响用户的工作效率,使系统体验变差。
现在流行的一些技术框架或者前端组件,比如动态加载本地页面内容,通过popup提供相关信息等。,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用户的当前上下文。此外,除了局部上下文(除了那些核心操作),还应该关注那些全局上下文,或者考虑如何在更大的时间维度上有效地帮助用户找到所需的上下文。很多互联网产品都有收藏夹、用户访问历史等小功能。,这也可以帮助用户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上下文,并在企业产品中变得更高效。
恰到好处的互动体验
我们都在说交互体验,以至于现在看到的很多系统都只是引入不必要的设计来提供所谓的交互。比如我用银行的APP完成一个汇款转账操作,每次都会显示一个转盘,提示我抽奖。我需要用手点击X来关闭它。其实这本身并不是一个不好的交互设计,其初衷是通过一些激励来增强用户的粘性。但是当我需要多次转账的时候,每次出现的提示框和确认操作都会让人觉得很烦。这种通过弹出一些提示框来鼓励你注册或者购买一些商品的设计,在很多网站都可以看到。虽然这些做法可以帮助改善网站或app的一些指标数据,但这真的是用户愿意接受和认可的交互设计吗?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面对的是一个每天需要操作几个小时的系统。如果交互次数太频繁或者持续时间太长,交互次数的累积会影响用户的工作效率,让人感到厌烦甚至反感。你要始终优先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系统的效率,提供一致的、预期的交互体验。此外,用户自己决定和选择交互的方式和频率也很重要。新用户往往对系统比较好奇,引入一些动态效果、操作说明等交互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但是对于已经熟练使用系统的用户来说,如果能够关闭那些不必要的提示或者动态效果,会变得更加高效。
情感和动机
当我们玩游戏时,我们很少会感到不耐烦。我们可以在一个游戏上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甚至情感。我最喜欢的游戏是足球经理系列,已经玩了10多年了,每年出新版本都会继续买。我们喜欢游戏,因为它们真的很有趣。你投入到游戏中的情绪,可以转化为激励,带给你满足和快乐。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企业用户设计的系统也可以变得很有趣?当你用这种想法进行设计时,你可能会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系统。
提供有效的激励:在游戏中,我们通过那些虚拟的价值获得激励,在那些企业级产品中,我们也有很多方式来刺激用户。比如,比较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在一个销售系统中,可以比较用户的销售情况,从而激励大家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用户自己产生的数据也可以进行时间对比,比如这个月的结果和上个月的对比。此外,还可以引入积分、用户勋章等互联网应用的常用方式,让用户在完成一定的操作后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对应不同的激励等等。
情感设计:人喜欢和人说话,不喜欢和机器说话。对你的用户也是如此。如何让你的系统更好的照顾用户的情绪,是我们在设计系统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企业产品来说,如何减轻用户的压力尤为重要。比如用户经常需要在系统中填写很长的表格,一个错误就可能导致整个提交失败,需要重新开始,这让用户感到压力很大。为什么不使用向导将表单拆分成多个步骤,并提供临时存储的功能?这一定会让用户感觉轻松很多。此外,一些更生动的图标,更友好的帮助提示,更有趣的文案等。,通过这些细节化的设计,可以在用户使用系统的时候,给用户带来积极的情绪。
单纯的设计无法为我们带来优秀的企业级产品,只有将对行业及业务的深入理解、产品思维以及优秀的设计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得到符合用户实际需求、且从情感上获得用户认同的产品。而作为个体,无论你是产品经理、设计师、程序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更深入地思考你的产品,也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