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讯,对于ERP管理软件这个概念,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并不陌生。到目前为止,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实施了ERP管理软件,但很少有成功的。任何软件系统都是一个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ERP也不例外。当新的需求不断被发现时,用户对咨询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咨询公司都是被用户的诉求推着走,最后还是受到技术方面或者服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ERP的成功实施可以实现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利用,帮助企业整合资源,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最终提高竞争力。ERP管理软件的起源是物料需求计划,稍微了解ERP历史的人都知道是MRP。当时为什么要开发MRP系统?主要是由于人工加工能力有限,很难做好物料计划,导致企业库存积压严重,生产短缺。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成熟,MRP系统集成了资金管理,具体来说,增加了往来账户管理和成本管理。实现方法是记录物流业务,自动记录预设账户中资金的相应变化,使企业在管理物料的同时,管理每一笔往来账户、每一笔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这个阶段叫做制造资源计划,也就是MRPII。
MRP ⅱ应用一段时间后,在MRP ⅱ的基础上,集成了大量的其他企业管理功能,开始发展到ERP时代。
ERP的功能强大,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由于ERP功能的复杂,让人眼花缭乱,却又对ERP是用来做什么的感到困惑,甚至有舍本逐末的感觉。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很多制造企业上了ERP之后,ERP的核心部分MRP却没有用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很多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员工的信息化素质不高之外,核心目标的缺失也是一大原因。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个核心目标。如果没有核心目标,或者核心目标不明确,很容易在行进的过程中迷失方向,我们会把最宝贵的时间花在做一些低价值的工作上。
现在很多企业在做管理信息化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企业哪个环节管理最薄弱,就应该先通过ERP解决这个最薄弱的环节。比如企业的销售系统庞大,想先通过ERP优化销售管理。有些企业供应商较多,导致采购管理薄弱,所以想先通过ERP加强采购管理。有的企业生产管理复杂,想先通过ERP做好生产管理,有的企业说想通过ERP做好生产管理。
这些想法都没有错,但是这些能成为我们ERP实施的核心目标吗?
很多企业上了ERP之后,感觉效率部分提升了,但是并没有看到多大的效益。具体表现为库存水平下降不多,生产短缺次数减少不多。为什么?这和我们最初实施ERP的目标有很大关系。不去争取,当然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
那么企业实施ERP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把事情管好,把财务管好。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三个核心目标。